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夏令营
  2、对比后看北京考研培训机构的口碑  哪个考研辅导班好成为考生关心的一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综合性的考虑。要了解机构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收费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家机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使自己对考研充满信心,当然可以成功的上岸,获得更加成功的人生,对于自身今后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在职人员要提高对考研的重视程度,通过积极的复习获得更多的人生保障。

文 |《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

4月2日,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大会揭晓了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詹启敏获得“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教授白凡等10位青年学者斩获“创新突破奖”。

获奖名单如下:

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正式设立,旨在奖励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国内外杰出科学家、学者及有潜力的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生命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在评选机制上,该奖项借鉴诺贝尔奖——除非评委会通知候选人获奖,整个评选过程中候选人并不知晓是否“候选”。截至本届,目前已有78位中外科学家“意外”获得这一奖项。

颁奖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10位“创新突破奖”获奖者中,4人为女性科学家,创下历届之最;另外,本届所有创新突破奖获奖者均为“80后”。

下面就请跟随《中国科学报》根据先期采访梳理的“人物小传”,来认识一下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的“新面孔”(获奖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成就奖”获得者:葛均波

葛均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1962年11月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葛均波长期致力于冠心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关键诊疗技术革新和转化研究,是全国心血管病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排名第一人(全球学者库,2020)。

在医院,葛均波是人所共知的“侠医”,也有人开玩笑叫他“东方不败”——因为他的手术从未失手。他的微信头像也是金庸小说人物“东方不败”的形象。被问及此,他笑称:“是东方不败括号‘男’,我爱看武侠小说,有点‘中毒’。”

作为国际知名的心血管病学专家,葛均波对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治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用他的科技成果在临床上挽救了大量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他首次发现心肌桥血管内超声特征性的“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确立了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将冠脉心肌桥诊断率从不足3%提升到近100%;发明“逆行导丝技术” 及其系列辅助技术,成为冠状动脉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常规三大术式之一;创制了新型可降解涂层和完全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ValveClamp,突破外科手术禁区等等。他引领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救治理念和科技创新,推进关键适宜诊疗技术惠及广大病患。

“他为人正派、学术态度严谨,科学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推荐人在评语一栏如此写道。

“成就奖”获得者:詹启敏

詹启敏 北京大学

詹启敏,生于1959年1月,籍贯江西婺源。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他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研究重点为细胞周期和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

詹启敏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并系统阐明了细胞周期检测点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从深层次揭示了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导致细胞癌变的机理;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食管癌的基因组变异,全面系统揭示了食管癌发生发展中重要基因突变、拷贝数改变和基因结构变异,为肿瘤早期诊断、筛选药靶、优化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优秀的医者应该有两个翅膀,第一个翅膀是精湛的医术,包括科学知识;第二个就是厚重的人文情怀,这是医学的特殊性。”詹启敏在颁奖仪式上说:“同时做科研和临床,既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情怀,需要将情怀和努力奋斗结合在一起。”

詹启敏也是我国优秀的战略科学家,现任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负责国家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战略规划制定。他曾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卫健委行业科技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在国家医学科技和生物技术发展中有突出贡献。

颁奖现场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白凡

白凡 北京大学

白凡出生于1981年4月,湖北武汉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间在牛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8月全职回国,加入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2018年11月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现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教授。

近年来,白凡博士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两篇、Nature一篇、Cell两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NCS全满贯选手”。

白凡在科研中喜欢“跨界做新的东西”。“做一个问题做久了,可能会被已有的知识框架所约束,这样容易让研究陷入瓶颈、难以突破,所以我喜欢多去别的领域学习和交叉融合。”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他目前的研究就集中于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手段如单分子荧光成像、单细胞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等面向临床,寻找疾病的发病机制,启发新的治疗策略。

在未来的科研中,白凡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跨界的探索精神,把不同学科与新技术融会贯通,应用到重大疾病的研究中,并产生一些真正的创新发现,帮助人们理解和诊断疾病。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戴连攀

戴连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戴连攀生于1983年12月,湖南人。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新冠疫情暴发后,戴连攀迅速投入到新冠疫苗的研发中。他和团队联合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公司开发的新冠重组蛋白苗,是我国新冠5条技术线路中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有力支撑了全球抗疫工作。

“我现在做的工作像是在爬山,爬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可能被挡住了、看不到该怎样继续爬,但当到达某一个位置时,会突然发现前面阶段性的一个个小山峰,然后就会知道该怎样修正路线、继续往上走。”戴连攀这样形容他的科研工作:“你需要不断向上攀登。”

对他而言,科研中最难的一点在于,找到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他认为这需要广泛研究调研并且要长期积累。着眼未来,他希望能够通过创新的设计,为那些长久未决的重大疾病提供更好的预防或治疗手段。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杜鹏

杜鹏 北京大学

杜鹏生于1983年6月,山东莱芜人。200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06~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8年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大学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8月全职回国,返回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杜鹏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在一片迷雾中寻找那一丝丝亮光”。他长期以来从事RNA调控和干细胞生物学研究。他从鉴定新型的RNA调控通路入手,深入解析RNA调控通路在干细胞命运决定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并最终探索RNA和干细胞生物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目前,他的多个研究成果已见载于Cell、Nature、Cell Stem Cell、PNAS等知名期刊。

在科研中,杜鹏常常把“如何从纷杂的数据中找到最核心的信息”当作自己要去翻越的一座大山,他希望通过自己不停地思考,最终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田烨

田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田烨出生于1983年7月,陕西宝鸡人。2001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读,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在北京师范大学钻研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并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6年间在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10月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现任该所研究员。

“人为什么会衰老?”这是田烨当做毕生事业去追问的命题。随着她的持续追问,目前她对于衰老调控的机制不仅提出了新的理论,还鉴定了多个调控衰老的分子通路。这些研究,不仅可用于针对延缓衰老的策略开发,还能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策略。

这类研究会不会太难?田烨不觉得。她告诉《中国科学报》:“做科研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个挑战,因为感兴趣所以不觉难,反而在解决问题和收获知识过程中带来很多满足感。”

“我没有什么难题要克服的。”田烨说,她很享受当下的状态:“我总是尽可能珍惜探索过程中的各种滋味,因为酸甜苦辣都是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也是科研让人痴迷的原因。”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吴南

吴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吴南出生于1986年2月,山东蓬莱人。2004年开启临床医学学习,从此“一入医门深似海”,2012年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在北京协和医院从医师到主治医师、研究员、副主任医师……中间还抽出1年多的时间(2017.2~2018.8)赴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和人类遗传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前,吴南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脊柱畸形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他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照常出诊、操刀手术的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十余年来,他一直专注于脊柱畸形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既是临床医生又是科研人员,吴南总是很忙碌,《中国科学报》简短的采访也只能见缝插针。他对记者说,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倒逼自己成了“时间管理大师”。

在吴南看来,临床和科研两件事并不相互独立和冲突,相反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的,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两头忙”的根基。另外,他觉得“临床+科研”离不开团队协作,特别是涉及到医工交叉,需要联合攻关破解临床或科学难题。

临床医学研究什么最难?“不是发文章,也不是学科交叉,而是转化——要让研究成果有延续性,能够实现研究之初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吴南说,这类研究很多做出来都是国际领先性的工作,但确实难。但他愿意干,“我把这类工作当做一种责任和使命”。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肖晗

肖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肖晗出生于1981年2月,湖北黄石人。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深造,并于2008年获得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一年多后,肖晗于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回国后重新回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继续研究,现任该所研究员。

为什么人在情绪激动或受到打击后,容易导致心脏损伤或心血管疾病?围绕“应激是如何触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这个问题,肖晗开展了系列研究。“应激不可预期,我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研发预防和治疗应激引起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策略。”她告诉记者。

肖晗认为科研最难的部分是凝练好的科学问题,提出有意思的假说。为了破题,她常常去听其他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启发思路;有了想法,她会先去做“预实验”以试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尝试用多学科手段解决问题。即便是想法不对、失败了她也不气馁:“失败是常态,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找到新的线索,坚持下去,终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作为临床医院的科研工作者,肖晗期待自己的研究不仅能发论文、申专利,她想得更多的是“能做出对临床诊疗有用的工作、能写进临床指南的工作”。“这话有点大言不惭,但真心是我的目标。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薛愿超

薛愿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薛愿超出生于1982年4月,河南汝州人。2004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当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2010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其后,2010~2015年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专业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薛愿超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开发新技术,以研究RNA功能及其实现的结构基础。“我们的研究就像是要造一个超大的放大镜来观察微观世界,期望能看清楚一个个非编码RNA分子长什么样子、在干什么、怎么干。”

他也认为,能找到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并找到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它,是科研中最难的部分。他的办法是多读文献、多思考,关键是富有想象力的思考。薛愿超期待,未来能够解决RNA高级结构的高通量解析难题,为高效核酸药物的开发提供更多底层技术,并服务于人类健康。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张超

张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张超出生于1987年3月,湖北人,是本届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2015年1月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201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入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出站后加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现任感染病医学部副研究员。

张超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愈。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临床治愈是当前慢性病毒感染研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二者面临类似的困境: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但由于病毒储存库的存在,难以实现安全停药。

“患者体内的病毒储存库就像是邪恶的种子,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快速生根发芽,卷土重来。”张超表示,他希望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作为工具,寻找能够有效压制、甚至铲除这种邪恶种子的“武器”。

在问题尚未明确时,研究工作中的巨大不确定性一度让张超难以适从。“必须要沉得住气,从细微处入手,稳扎稳打,形成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张超说,他希望能够尽早看到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临床治愈的普及。“如果其中能有自己和团队的重要贡献,将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周青

周青 浙江大学

周青出生于1981年2月,家乡浙江绍兴。她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当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硕博连读,专业为遗传学。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所一年,担任助理研究员。2010~2015年间赴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成为该研究所研究人员。2017年全职回国,加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现任教授、资深研究员。

周青的研究对象是自身炎症性疾病。“很多患有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病人乃至临床医生都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类遗传病,因此许多病患辗转于全国各大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得不到有效治疗。”周青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她希望通过最新的遗传学手段,揭示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真正致病原因,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周青告诉记者,残酷的现实是,在精准医学理念深入人心、基因产业日新月异的今天,普通人仍然很难全然理解遗传性疾病及基因检测技术的专业知识;医疗和检测机构也很难对疑难未诊断患者进行有效跟踪与研究,导致病例流失与无法正确诊断和治疗。

自身炎症性疾病也属于罕见病。由于单种罕见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少,罕见病研究和治疗的资源也相对较少。“一个都不能少。”周青说,治疗罕见病需要社会各界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技术和药物,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她希望通过多学科协作,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罕见病患者。

创新突破奖获得者:朱娜

朱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朱娜出生于1981年9月,吉林人。2000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深造,于2010年获得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期间赴加州大学旧金山总医院短暂访学。2015年7月晋升副研究员,2020年7月晋升研究员。除此外,自2019年6月至今,朱娜还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科技处副处长。

作为公卫领域从业者,朱娜像侦破案件一样对待传染病。“当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到底谁是真凶?如何甄别?又如何应对?这是我们疾控部门在遇到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首要职责。”

他们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据,明确病原(真凶)、建立检测方法,进而了解病原特征,确定应对方案。朱娜说,她的工作类似发挥侦察兵或者先遣队的作用:“在这个侦破的过程中,快速、准确是我们战胜传染病的关键,早一小时就可能使更多的人豁免感染。”

对朱娜而言,科研中最难的不是不断挫败、前路不明,而是自我怀疑。“科研是一个在挫败中不断前进的过程,主路前方不总是明朗,但通向放弃的每条小路都似乎风景秀丽。当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往往容易怀疑自己的选择。”每当这时,朱娜会告诉自己要坚持、脚踏实地走脚下的路,“要耐得住寂寞,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夏令营)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