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化身小老师,攀比笔芯稿纸谁用量多,一高校寝室四人全员考研“上岸”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林依 马兰兰

“可以讲讲试卷的第七题吗?”“它主要考查的是fir滤波器……”,一节答疑课,有“老师”也有“学生”,可“老师”不是真老师,课堂地点也不在教室。这是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49寝室一张小方桌前的独特风景线。近期,该寝室四人全员考研上岸。


周进(上左)叶子祥(上右)邹飞(下左)王军(下右)

四人中,叶子祥考上西北工业大学,王军考上福州大学,邹飞、周进均考上湖北工业大学。考研期间,他们围着宿舍里的小方桌互相讲题,一起进步,最终收获最好的消息。

一张方木桌四个讲题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二下学期,确定考研目标后,叶子祥就提出了“1+1>2”的学习方法,他对室友解释道:“这样可以发挥出各自的长处,相互帮助,达到节约时间和提升效率的目的。”

于是,寝室四人一拍即合,集资购置了一张小方桌。此后一年的时间里,这张小方桌,成了他们考研学习的“阵地”。


四人在一起复习

叶子祥擅长答数学题,王军擅长答英语题,周进和邹飞则擅长解答专业课题。备考期间,他们相约一起在寝室学习。早上,四人去阳台互相抽背英语和政治科目。晚上,全员会围到宿舍中间的小方桌旁,讨论当日所遇到的难题。

“一般我会把iPad当作小黑板,给大家讲解难以理解的概念和技巧性较强的题目。他们也会拿着本子边听、边记、边想。遇到大家都不懂的难题,我们会一起集中讨论。”叶子祥说。平日里,四人会将自己遇到的不同科目难题进行分类,汇总后交给最擅长该项科目的人。集中时间,开启“方桌小课堂”。

不仅在学校,在家的时候,他们也会互相监督一起学习。暑假时,叶子祥每天都会开启腾讯会议,叮嘱大家一起学。“虽然物理距离相距甚远,但四人总是心连心。在家学习很容易懈怠,幸好有大家相互提醒,不睡懒觉,也不走神了。”王军说。

在收到复试通知后,他们又围着小方桌做起了“模拟答辩”。“每当一个人要去答辩了,其他三个就会充当小老师,向他提问。”叶子祥笑着说,“周进当时问我的专业课的问题,最后真的在面试时被考官问到了,太让人惊喜了!”

上岸前相互“攀比”谁更用功

为了激励大家,周进也有诸多思考,他在寝室里组织“比赛”,比谁一周的笔芯用得更多,谁一周的草稿纸叠得更厚。至今,他们寝室的草稿纸和笔芯已经装了一大袋子。“上岸后,再看到一把一把笔芯,一沓一沓草稿纸,总是很感激彼此。”叶子祥说。


四人用过的学习用品

或许和大多数考研人不一样,349寝室四人对这一年备考时光的评价,更多用的是“快乐”这个词。常常在学的时候尽力学,玩的时候尽力玩。周进说:“我会为寝室提前做好时间规划,一年下来,我们玩和学都很好地兼顾到了。”

寝室四人每周都会约着一起去学校操场夜跑,每个周末也会选择一天出去放松心情,“可能这是我们的心态保持得好,很少产生焦虑的原因。”邹飞补充道。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备考之余的锻炼与休闲,无形之中为自己增强了竞争力。“王军是锻炼最多的一个,也是恢复得最快的那个,他好了后就赶紧去校医院为我们买药,没过多久我们也恢复了。”叶子祥说。四人坦言道,平时心态虽然很好,但一生病就焦虑得不行。“一边是身体的不适,一边是考研的压力,还好我们彼此鼓励,克服过来了。”

四月,考研结果正式出来,“上岸了!”查到成绩那天,整个寝室都洋溢着喜悦。叶子祥说:“是四份喜悦!为自己也为他们。”现在四人正计划着旅游,享受大学最后的美好时光。

(来源:极目新闻)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