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分数线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施婷、张文卓,实习生胡新月 广州报道

一份重磅方案的公布,让广州的“南拓”战略有了突破性进展。

日前,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明确了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目标,提出将广州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的经济正呈现高增速、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南沙方案》赋予了南沙重塑广州全面开放的新使命,南沙必须要抓住机会,广州也要借方案出台的契机,加快联动内地城市、对接国际市场,将自身打造成为统一大市场的标杆城市。

南沙有条件先行探索区域创新改革方案

南方财经:此前南沙确立了广州唯一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你如何看待这一定位?

申明浩:南沙素来被称为“小广州”,作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其对于广州的作用与广州之于全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南沙是大湾区的交通中心,可半小时直达广州中心城区和深圳、东莞等邻近城市,1小时内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南沙有望承担珠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交通枢纽的作用。

其次,南沙位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顶点中心,又拥有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等开放平台和制度高地。这决定了广州南沙未来在引领带动整个大湾区发展方面的潜力。

以科技创新为例,小马智行、广汽丰田等汽车产业,中科宇航、吉利航天等航天产业,庆盛AI+智慧医疗区、横沥岛高端医疗服务区等科技医疗产业逐渐在南沙落地生根,不仅决定着广州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方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带动了整个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方向。

再者,目前南沙累计形成了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南沙在制度创新上的探索,促进了企业办事便利和发展步伐,湾区规则衔接也畅通了大湾区资源畅通渠道,南沙成为广州联通湾区其他城市、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重要区域。

南方财经:过去三十年,南沙的定位有了数次变化。你如何看待南沙在对外开放格局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的变化?

申明浩:南沙定位的几次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在不同时期国家结合南沙发展实时的动态战略调整,也是数十年南沙奋进实现洼地起飞的有力证明。

例如,在南沙作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的时期,其角色定位是珠三角的中心支点、广州城市空间南拓与产业南拓的核心,这也拉开了南沙开发建设的序幕,并形成了汽车生产基地、造船基地和物流基地等临港产业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其获批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后,南沙的开发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双区”叠加政策优势造就了南沙的蓬勃发展态势,并形成了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并重的产业新框架,城市格局逐渐显现,广州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功能和城市骨架逐渐构筑。

这得益于南沙的几大优势:南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位于珠三角环城市群“几何”中心点、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纵跨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顶点中心,倚立珠江口咽喉,本身又是开放高地、拥有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如此优势之下,南沙形成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航物流等产业集群,并形成了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开放高地,对“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显现出来。

南方财经:《南沙方案》提出共建高水平开放门户,南沙接下来如何修炼内功、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申明浩:首先,南沙要增强城市创新能级。目前,南沙区已累计形成多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但仍存在智慧化城市水平不高、创新资源不够丰富、创新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南沙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处于布局阶段,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科技项目孵化和应用转化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南沙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改革基础条件好、对外开放水平高的区域,南沙有条件、有能力先行探索全面实现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推进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创新改革方案。

最后,南沙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南沙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为全世界的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创新资源、优秀人才集聚,承担起与国际规则和体系对接的使命和功能。

肩负联动内地城市、对接国际市场重任

南方财经:广州港从河口港转变为海口港,这对广州的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申明浩:珠江出海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黄金航道,分布着广州港、深圳港和香港港三个主要港口群。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但囿于黄埔港航道水深的限制,大船很难进入,导致广州港一度没落,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后来,广州着手开发南沙港区,将广州港的港口向海洋推进了70公里,吃水深度从-5米发展到-17米,可泊船吨位从5万吨以下的大船提升到了20万吨级的巨轮,这也标志着广州港从“河港”变成了“海港”,这是极为关键的转变。

南沙港区是广州唯一的天然深水港,是广州承载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肩载珠三角经济腹地进出口运输重任、联通广佛肇与江中珠等珠江三角洲西翼城市群通向海洋必由之路的重要支撑,更是广州向南发展的重要拓展区域和重要支柱区域。

目前,南沙港区陆续投产了一二三四期工程、抓紧建设五期工程,成为了广州港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主力码头,未来整个南沙港区的港口通过能力有望达到3000多万标准集装箱,该体量在全世界单一港区将排名第一。接下来,广州将依托广州港,进一步与深圳、香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优势互补,冲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南方财经:利用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广州将如何联动内地城市,对接国际市场?

申明浩:以南沙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画圆,可以覆盖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南沙肩负着广州向海而生、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的重任,通过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有望实现联动内地城市、对接国际市场的作用,帮助广州打造成为统一大市场的标杆城市。

一方面,南沙要在制度创新、规则衔接上发挥更大作用。南沙要搭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注重在运作执行层面推动统一大湾区内企业资质认证、运输储存、研发制造、信用管理以及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等全链条的规则标准,推动实现大湾区内物流规则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通道,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统一、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南沙要在基础完善、环境优化上要有更多举措。南沙要拓展海铁联运至公、铁、江、海多式联运,并发展助力腹地经济和供应链发展的智慧物流、保税物流等;积极建设科技功能承载区、贸易金融枢纽区,完善营商环境、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促进贸易通关环境便利;探索建设全球报关系统,为各国贸易商提供跨越多国海关(多边界)的国际贸易清报关、物流一体化服务,有助于加强对国际贸易商的吸引力,扩大航运、物流、商贸等开放合作交流。

南方财经:南沙建设粤港澳合作平台,对于广州重塑开放发展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有怎样重要意义?

申明浩:南沙建设粤港澳合作平台,一是有利于深化粤港澳三地互利共赢合作,拓展与港澳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南沙在港澳人才引进、创业、就业、金融、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与政策体系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改革,与香港科学园、香港和澳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畅通了港澳与内地资源要素互通渠道,促进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是有利于畅通国际循环,对标国际规则建设。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南沙在大湾区制度规则融通对接的有益探索。“湾区通”“无证明自贸区”“信即办”等制度改革的尝试,逐步实现商事规则互通、服务平台互联,以大湾区三地规则对接实践,引领大湾区制度创新的试验平台和配套改革试验区,最终将助力于打造与全球对接的营商环境,畅通国际循环渠道。

三是有助于重塑城市格局,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落户南沙,海洋、空天、医疗、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南沙,决定了其未来将发展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人才和高端创新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将重塑广州未来发展空间,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张文卓,实习生胡新月 编辑:李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分数线)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