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试时间,考研考试时间科目安排

今天一则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关于推迟举行我省近期五项考试的通知》刷屏了。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鉴于当前我省疫情发展情况,为确保广大考生身体健康和考试安全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3年1月4日至13日举行的普通高考体育术科统考推迟到2月13日至22日进行;原定于1月7日至8日举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推迟到2月22日至23日进行;原定于1月4日举行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推迟到2月24日进行;原定于1月4日至6日举行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推迟到2月24日至26日进行。另外,原定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举行的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迟到4月1日至2日进行。

请通知相关考生,并做好工作调整安排。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2月24日

这些都是重要大型考试,如普高学考、体育美术统考等。而浙江省,再过10多天也即将迎来普高最重要的考试——选考、学考。

但据12月25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一百二十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学考选考期间,正好赶上浙江的疫情高峰。

目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未有回应,毕竟推迟学考选考是一件影响重大事情:

1.一定程度影响了教育公平;

2.有人叫好,但必然还是会引起一部分人反对,可能带来不稳定因素;

3.影响学校教学安排;

4.命题人已经被“关”,一般要等考试后才放出来,延期的话命题人被“关”时间延长,又赶上过年,于情于理不通,重新命题成本又太高……

考生方面,也经常看到是现在阳还是守住阴而焦虑:现在阳,影响复习,但不影响考试那几天;就怕现在阴,考试的时候阳了,那就难受了。

在大数据调研《中小学教师职业现状》显示:倍感压力的教师群体中,男教师、老教师与副科教师堪称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

1

近一半教书“先生”欲逃离

男教师恐成校园“大熊猫”

按照社会上的职业属性划分,人们常常会对某类职业进行性别预设,如警察、护士。

如今,教师职业中,男女比例也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不仅新晋教师中男性人数在减少,而且在职教师中男性还纷纷逃离。

据公开数据,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中,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

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大批教师中女性几乎两倍于男性。而仅有的三成男生中,最终选择进入学校、走上讲台的更是凤毛麟角。

超负荷的压力或许与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收入、家庭负担、社会地位等有着直接关系。

直接体现为:

教师收入水平低,男教师养家难; 工作繁忙责任重,无暇顾及家庭教育; 社会对男教师认同感偏低……

一位刚毕业的师范生描述自身的经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教师队伍,收入3000,除去房租、水电、吃喝,一个月下来囊中羞涩。”

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样是男教师难以承受之痛。

备课、教研、听课、开会、批改作业、教学反思,撰写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读书笔记……此外,许多隐形的劳动付出并没有计算在内,责任划分不清更是让老师多了很多隐形的工作负担。

至于社会认同感,也是男教师倍感压力的原因之一。

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一种偏见:男性当小学教师是“没出息”的表现。“即使是专科的男生也不愿当小学老师,如果进不了中学,大家往往会选择考研,或干脆在求职时避开教育系统。”这一观念在大学男生中颇具代表性。


2

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

更迫切拥抱互联网

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最有经验、威望的一群人,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在教师职业现状调研中,同样能够验证这一现象。70%的老教师认为非教学性相关的事物太多,这是带给他们压力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来说,或许可以“忍痛”处理这些非教学性工作,对于手握“保温杯”的老教师来说,明显“吃不消”。

老教师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落实将是他们摆脱沉重教学负担的最后一颗稻草。

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兴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备课、制作课件、布置作业、出试题、教学反馈等工作量。

在高教龄的老教师中,71%的教师渴望尽快提升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老教师积极拥抱变化,年轻教师更应如此。

3

围观被鲜花和贺卡环绕的主科教师

44%副科教师想跨行跳槽

过去34个教师节里,主科教师被鲜花和贺卡围绕,让副科教师好生羡慕。

被冷落的副科老师长期处于尴尬地位,在教师群体中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一位副科老师称,“我们受冷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应试教育。”

据了解,教师的薪资由每月工资和每学期的绩效构成,绩效衡量成为副科教师的隐痛。

主科教师通常能够通过学生成绩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副科老师的教育成果却不好衡量,没有了升学要求更是处在教学边缘,这直接导致主科教师在绩效收入上高于副科老师。

加上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多数为主科教师,使得两类老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

除了收入上的差距,让副科教师最伤心的是被“边缘化”、不受重视。主要表现在:职称评选少有副科教师提名。

原因不言而喻,中小学中,学校要通过学生成绩、升学率等因素来综合评估教师教学技能,史地化生等学科在学生升学时没有考核,这些科目的老师在评定职称时优势骤减。

既如此,又该如何提升副科教师的职业忠诚度,发挥他们自身价值?

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特别强调要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研制《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此外,还相继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让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在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进行的同时,期望更多副科老师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

同为教师群体中三大弱势群体的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他们更需要得到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自由公正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是教师获得职业尊严的重要基础。

他们在默默承受压力的同时,心底时刻蕴藏着一份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殷切希望。

教育界三大弱势群体:

男教师、老教师、副科教师

你认同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先说一个悲伤的事情,“太上老君”去世:

这波疫情基本上把很多人卑劣的人心都给炸了出来。

这是我们今天看到最为卑劣的:

这个女生好心给邻居找药,因为头晕动作慢了点,结果就被这邻居踹门辱骂?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个是当时的聊天记录:

后续报警了:

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无耻的人,实际上这位好心的姑娘也没耽误多久。

这是当时妹子家里的监控,此时男方已经开始踹门:

实际上此时已经给了,对方非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

就是这个男的:

拿了人家小姑娘的药,非常嚣张:

还诬陷女生,说女生让他久等,我们真的傻眼,这又不是你出钱买,人家免费送给你还要如此辱骂?

实际上女生一直在找药:

结果这个男的完全不理会女生的解释,辱骂女生去死:

这人的脑子真的是有坑:

百般辱骂帮助他的女生:

骂各种脏话,三字经,诅咒女生没人要:

说女生很脏:

辱骂女生是母G:

用女性生殖部位辱骂女生:

还不断的触碰女生身体进行挑衅:

网友们都非常生气:

官媒通报是相互道歉……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女生需要道歉,但是实际上根据当事人爆料出来,压根就没道歉。

我们真的是非常痛心,看到周围一个又一个小伙伴倒下,不知道何时才轮到自己,很多小伙伴看到了我们的帖子,拼命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很多人的血液指标都不正常。

很明确,这既不是无症状,也不是所谓的“扛过去”就好了,如果任其发展,极有可能发展成其他症状,最多的就是肺炎。一位整形医生自己也得了肺炎:

再次有医生发帖:

很多人的肺已经是千疮百孔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一线临床医师遇到的问题再次打了很多专家的脸!这波感染其实非常严重!

很多网友都发现了,这波病毒非常奇怪,因为我们看到N多海外网友也在奇怪,因为很多海外网友都持躺平态度,主要根据就是国外的症状似乎没有那么猛?这个传染率也没有高到这个地步,我们感觉现在几乎快要全覆盖了。

这几天的帖子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的老人依然笃信所谓的“专家”,在专家的嘴里,这个病根本不算什么。

很多在国外的网友也发现太奇怪了,这次国内的真的过于夸张。

我们有一些海外的粉丝,一直和我们争辩应该躺平,这波下来也都沉默了,因为实在想不到会那么严重:

这个速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很多网友都醒悟了:

网友之间的分歧依然有。

这波疫情下,真的把很多人的人性都逼了出来。特别是前面说的专家:

很多网友觉得很愤怒:

父母辈特别相信这些专家,网友们都急死:

有网友提出异议:

第一,为什么有些所谓专家在2020年5月份就提出要共存?当时主流毒株仍然是阿尔法,而omicron是要到2021年底才出现并流行的。阿尔法的致死率大家都心知肚明。

第二,这和第一点也有关。众所周知“omicron致死率低”一直被拿来当作理由,但omicron袭击国外的时候,本身面对的就是已经被原始毒株和delta毒株筛过的人口,即国外之前已经有两波大的“应死尽死”了,人口中最脆弱&最高风险的那一群,可能已经不剩下多少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omicron在国外“致死率低”是否本身也有部分这个原因?

即致死率是被低估了。我不信“专家”会不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利用被低估的致死率,来宣传目的何在?我相信大家自己观察这两个星期国内的情况,很容易会发现,omicron比之前舆论造势的“感冒罢了”说法要严重,包括海量的讣告、各种朋友圈和群里说的身边有认识的人走了,甚至什么药企高管都挂了,比比皆是。

我们也不止说过一次,今年有很多类似论文,在对人口结构变化,共病、疫苗接种覆盖,治疗方法改进等因素修正之后进行对比,Omicron与Delta的毒性并无显著差别。这或许可以解释我们这波病毒凶猛的原因:

类似的假说很多,就是对弱者,奥密克戎的杀伤力和delta一致;对强者(delta感染不了的那些人)也被奥密克戎感染了。这样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分母增大才拉低了死亡率,那个人拿第一波的数据验证也是能符合的。当然这种理论在医学上很难证明,但确实存在一个奥秘克戎不比delta弱的可能。

而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位专家的观点,比如:

面对现在一片哀嚎,哪里来的数据支持这个观点?

纵观历史,诸多观点有疑问,比如2020年2月28日,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声称“认为是从武汉出现,而不是外国传入。”

2020年3月5日,称美国医疗系统很发达,美国的医疗系统一旦启动,检测、救治都跟得上,中国人无需为美国担心。现实中,美国死了百万人。

2020年认为全民核酸做不到,现实中是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整整保护了我们三年:

2020年7月6日,认为中国制造玻璃瓶比制造疫苗还要困难。

后续的一些报道:

认为美国什么都比我们发达:

而早在4个月之前,布林肯承认很多防护装备都是来自中国:

宣称“新冠死亡(20万)并没有降低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实际上降低了3岁。

2020年10月说二次感染9例,现实中美国自己的数据显示重复感染很多例,我们在目前也看到过N多人已经二次复阳了。:

2021年,自己推翻自己的说法,可惜后续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大号流感”的说法好像就是从这里起来的:

我们现在都知道德尔塔毒株致死率有多强,但是当时他仅凭十几个案例就给德尔塔定性了:

2022年的现实告诉我们,奥密克戎远非大号流感可比,强太多了。

还有最后一个寒冬的说法:

今年3月让大家不要畏惧,最后一次倒春寒:

那么现在看看周围不断感染和倒下的人们,大家有何感受?

5月份认为弱于流感,现在再看看我们写了好几天的一线医生的判断,都认为流感完全不是新冠对手:

甚至饶毅曾经喷过他,引发过一场舆论大战:

12月4日还说可以驯化病毒……试问哪个国家可以驯化病毒?恕我们无知。

最经典的当然还是那4%:

这篇论文我们写过,被人喷到极点,现在国内已经404:

感染后只有4%的人发烧……大家觉得和现实符合吗?

网友的分析:

很多网友非常愤怒,这些极不负责任的结论误导了很多人:

很多人把这次药物不足做了一个假定,如果按照这个4%的数据,的确是不需要准备那么多药物,现实中却相反,囡囡身边的人100%发烧:

很多网友认为应该问责: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专家,值得敬佩,上述言论都在黑他,都在无端攻击他:

对于这些历史上的疑问,我们认为专家应该出来做一下解答,毕竟很多人,尤其是是老人,3年来都在听从这些言论,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新冠没什么大不了”的观点,而现实中N多老人没有能过得了这关。

这是这家医院牵头的感染科群,很多医生都认为这次疫情不一般:

当然我们还是坚持科学的观点,任何东西必须有理有据,不能简单的说某个专家错也不能盲目的信奉,但是高烧、肺炎、咳嗽等症状血淋淋的摆在我们面前,这场防疫战绝对没有大家想的轻松。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高度自我防控,现在很多地区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著名三农博主“补果君”爆料:

网友纷纷表示:

目前中国的毒株已经有130多个:

网友们不乐观:

网友们再次质疑起各类专家:

媒体也做了讨论:

但是网友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对专家的信任度:

我们现在要杜绝一切“刻意弱化病毒”的报道,这会让很多老百姓麻痹大意,同时也要防止“娱乐化”病毒的报道。比如下面这个:

网友们非常反感:

综合自中学地理课、告知帮您署、魔都囡、中学地理研究等

考研考试时间(考研考试时间科目安排)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