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考研,在校生考研必须在大学所在地考吗

文▏我是略略

这两年,什么最火,什么最难?

我想不少人会有相同的答案,看哪人最多就知道了。

考研火,考研人数年年上升,2023年考研人数达474万。

比考研更火的呢?那必须是考教师资格证了,2022年考教资人数达1141万。

什么概念?2023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158万!

有一千多万的师范生吗?肯定不是的,因为教师资格证成为了大伙的保底退路。

没错,说它是“无用证书”也好,说它是“妈妈乐证书”也罢。

动不动就考研,谁都在考教资,其实也是当代大学生焦虑的外化表现。

也没办法,他们大学生就业是真的难呀!

考研延迟就业,考证有个保底,疫情的三年告诉了大伙,有个稳定工作是多香。

当老师香吗?在外行看来,工资不说高,但也不会差,毕竟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另外,周末加寒暑假,以及所有法定节假日雷打不动,是任何行业也没有的。就问你香不香?说着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但略略我想说了,外行就是外行,你考教资也好,你想入教育这行也好,有些事儿你还没弄清楚。考了教资,不一定当得了老师。

当了老师,不是就和公务员一样。那要在编在岗同时是义务教育阶段!

哪怕你未来就是想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现在也迎来了一个消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他代表他们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团队用模型预测了2020年到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的变动。

他们预测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或减少3000万,那当老师还会香吗?

任何东西,都讲究一个供需关系。孩子少了,那老师还需要那么多吗?

前两天,略略分析了新生儿跌破千万,对幼教和幼儿园的影响。

以前是不愁生源,现在是在抢生源。抢不到的幼儿园,自然迎来了首轮关停潮。

幼儿园不开了,幼儿园老师也就没了工作。

新生儿减少最先影响的是0~6岁的教育阶段,那么随着时间延长,6~15岁的义务教育阶段会如此吗?

家有考生,孩子未来还要不要选择师范,要不要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

有专家说,失业潮或者“伪命题”,我国也许可以向小班化转变,老师的重点也可以从关注集体,到关注个体。

进入小班化时代,多么美好的愿景。不想它是假的,毕竟它若成真了,老师这职业自然会更香。

从教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到教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班主任我估计都会抢着当了。

只不过,小班化任重道远。从幼儿园的关停潮就可以看出来!

幼儿园为什么不小班化?三四十个孩子,降成十几二十个,幼儿园老师不更轻松吗!

问题来了,谁来养活幼儿园老师,谁来养活幼儿园。

你说幼儿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不一样,的确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是义务教育。

因为是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孩子的家长们不用花一分钱。

在幼儿园,公办园是真心便宜,民办园是真的贵。

那都是读公立的小学,孩子少了,老师保持不变,小班化不香吗?

香是自然香,到最后还是主要看财政能否负担得起。这真不好说!

2021年我国专任教师总数增长到1844.4万人,不是个小数目。

贵州省贵阳市已经开始实施教师末位淘汰机制,教师也许不再是“铁饭碗”了。

况且,本来也只有在编在岗的老师端着“铁饭碗”,合同制老师谁都保不准一碗饭能端多久。

问当老师香不香,就好比高考结束问哪个专业火,好不好就业?

谁能预测三年还是四年的情况?多少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毕业就凉凉的?

有的学生大学读着读着,到最后发现自己成了最后一届,连专业都撤销了。

这样事儿,正在发生。所以你问我,到底还要不要学师范,到底要不要当老师。

我只想回答你:不忘初心就好!因为喜欢,再去选择。

想当老师的你,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假,而是因为喜欢和学生相处。

现在的年轻人找工作,不能受委屈。

人和钱,至少要有一样不能受委屈。

当老师,你不能图钱,你得找到教育的初心,坚定育人的使命。

所以当老师的香,应该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话题讨论:
你觉得未来十五年,当老师会更香吗?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在校生考研(在校生考研必须在大学所在地考吗)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