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总分多少,考研总分多少,各科多少分

文/跳妈谈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同学也开始明白了学历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并不满意本科的学历,考研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在这个十分看重学历的年代,本科学历在就业中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更不用说专科学历了,大学毕业生们,想要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十分的不容易。

于是越来越的同学开启了考研之路,希望可以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在求职中的优势。

但是考研想要顺利上岸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参加考研,最后真正能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又因为考研不像高考一样“一考定终生”,考研只要你想,是一直可以考到你成功为止的,所以每年的考研大军中也不乏会有一些“二战”“三战”,甚至是考了很多年还没有成功的考生在。

“考研气氛组”兴起

在2021年考研前,有一个网络用语火了,叫做“考研气氛组”,指的是一些在决定考研后,也确实都在起早贪黑的复习,实际上都是装出来的假象。

上不上岸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只是和千千万万个考研党一样,营造出了考研浓厚的竞争氛围。

来带动真正的考研党更加努力的复习顺便还让考研的题目越来越难,为何考研会有这样的一个词语兴起呢?

原因就是每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之间的落差很大,让人不禁觉得原来所谓的“考研热”只是这些“气氛组”营造出来的。

每年考研人数有多少,弃考率说明真实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77万人,相比2020年增加了46万人,又一次突破了历史新高,但最终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只有332万人。

也就是说有45万的人选择了“弃考”,大约占报名总人数的11.9%,同样的2019年的报名人数为290万人。

而最后真正走进考场的考生不足260万,弃考人数30万,弃考率也达到了10%,这也说明了基本上每年的高考,差不多都会有10%左右的考生并没有参加考试。

这样的情况也会在每年的考研初试考场上得到验证,按一个考场30个左右的考生,那么基本上每个考场都会有两三个人缺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考生弃考

盲目跟风

有一些同学报名了考研可能根本不是自己真是的想法,只是看到身边的同学室友都报考了,不想被落下,或者是家人的要求,于是也跟着报考了。

这些考生可能本身,对考研的兴趣并不大,考上考不上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缺少目标,所以坚持不下去会放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缺乏自信心

有些同学是“逃避型人格”,想要尝试,但是又害怕失败,虽然他们也会认真复习,但是却从来都不相信自己能考上,一边复习一边“自我打击”,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逃避”的想法,所以最后并不能走进考场。

已经找到了好工作

虽然很多同学在考研备考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找工作的,都会专心去备考,但是有些同学就会做两手打算。

在考研备考的同时也会观望着好的工作机会,如果一旦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就很有可能放弃考研,毕竟考研能否上岸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好的工作机会可是错过就没有了的。

不可控的因素

有时候报考的院校的专业课、招生人数可能发生了变化,比如自命题考试改为统考,这也就意味着你之前的复习都白白浪费了,需要重新的准备,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时间就不够用了,所以不得不选择弃考。

考研的人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是不是就意味着竞争变小了

当然不是这样的,考研并不是“资格性”的考试,而是“选拔性”的考试,也就是说,考研的难易程度和报考总人数的关系不大。

而是和考生所报考的院校、专业有关系,考生需要竞争的不是所有考生,而是和你报考同学校同专业的其他考生。

所以说就算是考研的弃考率再高,和你报考同一院校与专业的考生人数要是不减少,竞争也依然不会变小。

不过既然选择来了考研,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半途而废”是最可惜的事情。

文末总结

虽然考研的人数是一年比一年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抱着,一定要上岸的想法去的,还有很多都是随缘参加的,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无所谓。

所以在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目标,如果只是抱着“考着玩玩”的心理,那建议还是不要报名了,不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浪费感情。

今日话题:你对这种“考研气氛组”有什么看法?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出你的观点哦。

考研总分多少(考研总分多少,各科多少分)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