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1878年,列强为欢迎他国领导,用小型引擎发电机在上海外滩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第一盏电灯;187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程师毕晓普将一台10马力蒸汽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运转成功,写下中国最早持续发电的传世纪录;1882年,上海租界内,英国人设立下中国最早的发电厂。

电力工业素有国民经济“先行官”之称,从1882年中国出现现代电力文明的火炬,到如今21世纪电力工业造就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百年前风雨飘摇的中国,因“电”而开启了现代工业文明之路。在这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华北电力大学,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与电结缘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仅有少数综合类高校设有少量电机类专业,在发展专业电力方面,教育资源十分非常薄弱。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尽快适应电力工业建设需要,1950年的八月,北京市的胡同里,诞生了电力职工学校。若认真追溯,这也是华电最开始的缘来,从根本上,也奠定了日后华电的发展基础,电力。

时间转到1953年,在经历北京电气工业学校、北京电力工业学校几个阶段后,该校正式改名为“北京电力学校”,积极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虽然公认的华北电力大学的建校历史在1958年后,但是纵观历史进程,新中国朝阳初升之时,华电的身影,就隐约出现了,历史十分悠久。

因电而生

1958年,为了培养电力专门人才,在北京电力学校的基础上,水电部根据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发展需要,正式组建了北京电力学院,而这,也是华北电力大学的前身和雏形。自此,华北电力大学,就作为电力建设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树立在国家高教领域,经久不衰。

与国同行因电而生为国奉献,这些信条,可以说是华电办学的宗旨和根本使命。


伴电
而成

据悉,1949年时,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只有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分别位居世界第21位和25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连续捅破,从5712瓦、到1亿瓦、再到2亿、3亿……飞速的发展的电力行业,不仅人民的生活水准提高,也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的建设。

而在这个过程中,华北电力大学,也始终承担着作为“新中国电力人才摇篮”的责任。学校从建校之初的小小规模,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从学士到博士全面人才培养层次国家重点高校,为国家培养数十万的专业人才,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时代发展浪潮尖端的华北电力大学到底怎么样?是否能够担任起作为中国电力能源高校之首的责任,是否能够完成作为世界一流高校的使命,咱们还要拭目以待!

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