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研究生排名院校,民商法学考研院校排名
  高途考研可以为更多考生提供上岸的机会,而且上岸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它受欢迎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正规的操作流程还是蛮人性化的,可以在第三方平台进行操作,可以为学生提高优质的服务,在协议签署这方面也可以保证安全性,最关键的是性价比高,可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保障,满足学生的考研需求。  1、知识体系化

一、专业介绍

研选专业时,2018-2019民商法学专业怎么样是广大考研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民商法学专业介绍,包含:民商法学专业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等,同时还推荐了一些民商法学专业比较不错的学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商法学是研究民商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是以民事和商事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包括民法学、商事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它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最富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实用法学,是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发展民主、保障人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巨大作用。民商法学通过对民商法理论和各种民事商事法律制度的研究,为我国民商事立法、司法和律师实务提供法律理论指导,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法制国家建设实践服务。

1、民商法学专业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社科院研究生院为例:

01亲属法

02物权法、合同法

03民法总论、物权法

04民法总论

2、民商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民商事立法体系;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解释适用法律的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处理民商事案件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商法理论研究、教学、立法、司法和法律实务工作。

3、民商法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民商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民商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

就业方向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民商法学专业就业前景

(一)社会需求大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二)与生活密切相关

民商法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另外,像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法学、研究公司之间关系的商法学等,都在民商法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学习民商法学,还能够了解为何要制定法律,并学习如何依法处理事件和问题。

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骨干学院。长期以来,我院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经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

我院现设5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下设9个教学科研机构、38个学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理论法学和公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其中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法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教授34人,副教授38人,讲师15人,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119人。教师中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专家,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精通实务与理论的实务部门专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三.中国政法大学(30105民商法学)专业硕士考研历年招生情况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招生目录

历年招生情况

1.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 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前四位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二)推荐免试硕士生的申请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 (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复试相关数据统计:复试:包括复试和体检复试信息发布:考生于2018年2月下旬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硕士生复试基本要求,并登陆各学院网站查询复试名单和复试办法。请进入复试的考生登陆研究生院网站自行支付复试费并下载复试通知。 复试时间:2018年3月上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 复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 复试基本要求: 我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自行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对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对报考统考、各专业学位、单独考试以及各类专项计划考生提出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上述符合加分条件考生在复试前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复试内容 (1)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 (2)外语笔试(50分) (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 (4)外语听力、口语测试(50分) (5)专业加试:针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或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加试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复试时须提交材料: 考生须携带《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及以下材料前来复试: (1)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 ②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③应届毕业生复试时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④应届毕业生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于入学报到时补交。 (2)非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①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需加盖出具单位红章); ②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对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我校不予复试、录取。 体检:复试时参加我校统一组织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学费、学习方式及年限 学费标准:20000元/生•学年(学费暂定,最终执行标准以北京市教委等主管部门批复为准)。全日制学习,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四.中国政法大学(30105民商法学)专业硕士历年复试分数线

五. 中国政法大学(30105民商法学法学)考研专业课参考书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 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焦洪昌主编 《国际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周忠海主编

《国际私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1年 第三版 赵相林主编《国际经济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莫世健主编 《行政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版 张树义主编 《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马怀德主编

王利明主编:《民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覃有土主编:《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六、考研过程中如何复习

新祥旭张老师的建议是考研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复习,不要将考研想的太简单,以为可以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复习可以成功考上理想的学校。相反,如果你用大量的时间来复习,比如说一进大学你就打算考研,并开始复习,但是没有系统的规划是很难的,。到最后你也想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考研复习重点在于如何高效率的复习,并且抓重点,系统的背诵知识点,而不是一股脑的全背,这样你会很快忘记背诵的知识点。考研复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七、相关学校推荐

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华东政法大学

A

6

武汉大学

A

7

西南政法大学

A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南京大学

A-

12

浙江大学

A-

13

厦门大学

A-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6

北京师范大学

B+

17

南开大学

B+

18

辽宁大学

B+

19

复旦大学

B+

20

苏州大学

B+

21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山东大学

B+

23

湘潭大学

B+

24

中南大学

B+

25

中山大学

B+

26

四川大学

B+

27

重庆大学

B+

28

西北政法大学

B+

文章整理源于微信公众号“法学考研同盟”
民商法研究生排名院校(民商法学考研院校排名)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