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考研,营养学考研学校

袁 彪 副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

袁彪,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博导,创新创业导师,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JCR一区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杂志编委/杰出审稿人,Frontier in Chemistry/Nutrition特邀副主编/审稿编辑,Journal of Food Quality特邀编辑,中国竹产业协会竹食品与日用品分会理事。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特别资助)、江苏省博士后日常资助、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在Food Hydrocolloids、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Food Hydrocolloids等1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在多个国际国内会议上进行口头学术汇报。

报告题目

食品纳米级二氧化钛对食物基质的影响作用研究

摘 要

二氧化钛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增白剂,广泛应用于面粉、口香糖、面包和巧克力等食物以达到亮白效果。值得关注的是,食品级二氧化钛中有超过36%属于纳米级别,而这些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与食物环境基质相互作用或对机体健康存在潜在影响。本研究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选取四种植物蛋白作为模式蛋白,探索纳米二氧化钛与食物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大豆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可以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形成蛋白冠。不同种植物蛋白在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周围吸附的能力有所不同。蛋白冠的形成改变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大小和表面电荷,同时改变了植物蛋白质二级结构。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颗粒表面性质及热处理引起的蛋白质结构变化对纳米二氧化钛蛋白冠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羟基数越多,对食物蛋白的吸附能力越强;对于热敏蛋白质,高温热处理削弱了蛋白质与纳米粒子之间的结合亲和力,但对热稳定的麦谷蛋白冠层影响不大,证明了蛋白质结构是决定蛋白质冠形成的关键参数之一。研究探究和明确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与食物基质(植物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晰了纳米颗粒与食物中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纳米二氧化钛在食品加工过程及在人体消化胃肠道内的命运。

编辑/责编:张睿梅。 图片来自摄图网。

敬请关注

2022 年联合营养学专题研讨会

第四届 NACAN 营养学前沿峰会

本次联合研讨会将服务于北美华人营养学会(NACAN)和联合主办单位广东省营养学会(GNS)、河北省营养学会(HNS)、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BAFS)、中国食品杂志社(CFPC)、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CFSE-NUFE),为来自NACAN 和中国合作单位的营养学家、营养师、食品科学家以及其他跨健康和/或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生、业内人士、政策制定者等)提供一个沟通、合作和科学交流的平台。

会议时间:2022.7.23-7.24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会议室)

直播链接1

直播链接2

关注公众号:食品科学 杂志,第一时间获取会议最新信息。

关于会议投稿和会议日程的信息,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已发布会议发言人简介及报告内容:

营养学考研(营养学考研学校)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