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考研英语培训班哪个好?首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选择主流机构培训班,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小机构的培训班。因为英语的技巧性太高,掌握了技巧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取得高分,且英语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刷题练习的科目,所以它有自己的特殊性。普通的小机构给出的技巧基本都是参考主流机构老师总结出的技巧,且授课的时候质量不如主流机构的老师高,所以对于技巧讲解的也不够通透,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反而一些主流机构还能够给予学生一些独创的解题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拿到高分。  要报读考研辅导班,除了参考在职考研培训机构排名外,还要选择对的在职考研培训机构。其实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拿我们平时买鞋子来说,我们每个人在购买鞋子的时候,是不会关注鞋子这个品牌的排名的,因为我们更关心的是鞋子的质量和穿起来是否舒服,是不是适合自己。其实和购买鞋子一样,在选择考研培训机构的时候,我们更重要的是去看一下辅导培训机构是否适合我们自己的需求。例如我们想在某一自己薄弱的科目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那么就要关注培训机构的这个科目的辅导班的情况,要看他们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的效果等。要选择价格合理的,最好还要离家比较近的,这样才不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路上。由于是在职考研,在职考生会有家庭、职场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很多的职场人士都选择高途考研。它进行网上授课,这就大大方便在职考研人士的需求。沉浸式的课堂体验,让学习更高效。互动直播,三年回放,一对一练习,课后生成课堂报告,学生能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对课程不满意,可以和高途考研的客服沟通,或者按照课程进度按比例退,这就大大保障考研学生的利益。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一战考研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初试总分329,进入复试名单但排名靠后未能逆袭。二战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初试总分426,一志愿被刷,调剂复旦大学工研院上岸。个人认为自己经历两年考研,积累了一定的心得,因此在这里跟各位分享。

择校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考研的选择大于努力,甚至是选择远大于努力!有400+惨遭淘汰的学生,也有320+幸运上岸985的幸运儿,如果你的选择相对正确(没有绝对不卷的学校和专业),那么你将拥有比别人更大的上岸几率。

择校是考研最初就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同样也是考研初期最重要的问题。包括学费、报录比、学硕专硕(最大区别在于招生名额)、是否提供宿舍(专硕需考虑)、复试情况等。考研考的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与你收集信息的能力息息相关,在决定报考院校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信息收集。

学费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专硕,大部分学校的学硕都是统一8000/年,并且会进行相应补助,便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对于专硕而言,尤其是想要考研计算机专硕的同学,学费问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比如复旦大学的计算机专硕(报考名:电子信息),学习时间两年半,学费总计60000元,并且不提供住宿,在计算读研费用的时候还需考虑相应的租房开销。因此可能整个读研便需要十来万的开销(当然学校也会有一定的住房补助,自己也可以通过兼职方式补贴学费),这样的开销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还是需要考虑清楚。

此时,如果认为这样的读研开销过大,便可以选择学费较低并且提供住宿的学校的专硕,比如华东师范大学。

报录比(复试线)

在这里,因为我考研的专业是计算机,因此举几个计算机专业择校的简单的例子。

浙江大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师学院也属于浙江大学的一个正规学院,师资力量来源于各个专业学院,比如计算机学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相关介绍。但是工程师学院的复试分数线以及录取分数线都远低于相关的专业学院。这里仍旧以计算机专业举例。

2021考研,浙大工程师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统考招生20人,参加复试人数23人。人工智能方向统考招生7人,参加复试人数4人。复试分数线均为浙江大学校线320分。与之相对的,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专硕(电子信息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75分。同样是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录取名单初始最低分为327分,远远达不到计算机学院的复试线。如果你想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又对自己的复习情况不那么自信的情况下,便可以考虑通过这种方式“捡漏”。

这便是选择大于努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相信很多同学都看到了中科大软件学院(科软)几百个400+的知乎热搜,最后可能也注意到科软的复试线为388分。在往年,科软一直以其巨大的招生数量(600+)和较低的录取线(320+)吸引着众多考生的注意,因此科软便成为了计算机考研的热门选择(也是被炸的最厉害的学校之一)。许多400+被刷,面临无书可读的地步。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却是同为中科大其他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院,比如中科大科学岛分院,计算机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00分,同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电子信息复试分数线也为300分。

并不否认,有的专业学院的师资可能更加雄厚,但与之相对的却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你对自己的信心不足,那么便可以选择中科大比较好考的学院。

择校对比

各位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院系。牢记选择的重要性。考研与高考最大的不同便在于考研这些所有的信息都得依靠自己去收集,因此加油吧同学们,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以上信息均为今年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官网查询所得,并且类似的学院并未完全列举,各位同学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登录心仪学校官网查询。

初试

如果说择校是考研初期的重要步骤,那么初试成绩就是决定你是否能够被心仪院校录取的最关键一步。

政治

政治是考研初期、中期都只需花费较小心力的一门学科。建议初期(7月前)不需要过多关注政治,我是在8月份才开始看政治的(算早的了)。如果说政治想要考高分,那么系统的过一遍知识点必不可少。

我当初是跟着考研政治的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进行学习的,从8-9月两个月过完强化班,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做相应章节的课后习题。但是此时的政治同样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每天最多1-2小时即可。因为我觉得徐老师的课程比较有趣,所以我是选择在自己专业课学累了过后再看一会政治,放松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

从10月以后,应该已经刷完第一轮的习题(这个时候你已经比绝大部分的同学快了),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二刷三刷,着重针对一刷时的错误知识点。每天一个章节的政治选择题,相信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应该能刷完。

到11月,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可以看一下刷题班、冲刺班的课程,并对政治分析题开始背诵相应的答题素材(各个政治老师应该都有在公众号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跟一个就行)。

12月,政治冲刺阶段,此时大量模拟卷上市,便可以以每天一两套的进度刷各种模拟卷选择题(分析题不用管),刷题过后对错题一定要有一定的整理。同时,分析题的背诵也到了关键时刻,选择一个你比较信任的老师跟着他的进度背即可。我选择的是背肖四,并且也只背了肖四。多背一些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你是后期才开始政治,来不及的情况下只背肖四也能让你拿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

8-9月 强化课视频+选择题一刷

10月 选择题二刷三刷

11月 冲刺课刷题课视频+模拟卷

12月 大量模拟卷选择题+分析题背诵

数学

数学可以说是考研里面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了,特别是在21考研数学极其简单的情况下,22考研数学尤其需要警惕难题。复习要格外充分,不要在考场上看见难题便手忙脚乱。

数学我觉得最好的安排是,7月之前能够把相应的基础课看完,会做相应的基础题。你可以在b站搜一下各个考研老师的讲课视频,选择一个你觉得听着最舒服的老师跟着学习,但是数学看完老师讲解过后,一定要通过自己做题巩固,千万不要每天沉迷于看了多少节课的视频,给自己一种自我满足感。一定要将相应的技巧落实到做题上面。

完成基础学习,唤醒自己对数学的记忆过后,7-8月便进入了数学的强化阶段,这个时候开始做一些难题,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进一步扎实自己的基础。

强化完成后,时间差不多也到了9月10月,这个时候便可以开始真题的刷题了。对真题最好一套一套的刷,但是不可求快,一定要对每一道题的思路都有一定的了解,对每一种题型都要自己的理解或者思路。真题中的错题尤其要格外注意,可以收集起来过后进行二刷三刷,最终保证对真题没有任何不会做的题。

刷完真题过后,就可以刷市面上的模拟题了,我的建议是保持每天一套模拟题的进度,并且最好选在考试时间(早上8:30-11:30)进行刷题。当然,刷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知识的查漏补缺,因此千万不要做完题就扔到一边,对自己的错题一定要仔细分析。

对于数学学习,可以说刷题贯穿始终,因为只有做题才能够发现我们自身知识的缺漏,从而进行补足。一切的视频讲解都是辅助,只有自己做的题才是自己的收获。做题的时候可以针对自己不会的题记笔记,我是选择了平板记笔记,因为比较方便。

7月前 一轮复习(基础课)

7-8月 二轮强化

9月 真题

10-12月 模拟题

英语

英语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可能比其他科目都重要(针对的就是我这种英语不好的学生),英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是很多同学也真的过不了单科线,这时候总分再高也就无用了。因此特别是英语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果说数学贯穿始终的是刷题,那么英语贯穿始终的一定就是背单词了。单词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应该也不需要我多说。同学们要想考好英语,一定要背好单词,并且每天进行回顾,不要遗忘。建议至少7月前要将所有的考研词汇背熟,不说烂熟于心,但是遇到相应的词汇,常见含义一定要能够想到。

单词背熟以后,最重要便是开始做真题。考研英语不需要任何模拟题,真题就是最好的资料,保持每天一篇阅读或者两篇阅读的进度,对英语阅读进行仔细研究,包括其中的每个单词,每个短语,每句话的意思,都要知道。只有这样精读每一篇阅读,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如果说自己考英语一,那么做完自己的阅读之后可以开始做一下英语二的阅读,相应的,考英语二的同学也可以做英一的阅读当作练习。

针对英语写作,如果时间较为充裕的同学可以从8月便开始背诵相应的作文素材(估计没人选)。一般来说,从9-10月开始每天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然后11月底之前整理出来一份自己的模板(一定是自己的!),针对英语写作便没什么大问题了。(这一段写得这么简单,是因为我自己的英语写作实在是太…不可描述了,各位同学最好还是早做准备吧)

关于翻译,因为我考的英语二,对于英语一的翻译不太熟悉,各位同学可以看看别人怎么准备的。如果有同学同样考英语二,我觉得只要你英语不是特别差,英语二的翻译真不用准备,因为太简单了,大家可以看看往年的英语二翻译。

关于完型,大家要是想做好,可以就像做阅读一样,精读每一篇完型,然后积累相应的经验,就差不多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阅读上面。

阅读是考研英语最重要也是最拉分的一个题型,大家一定要重视。而且,阅读做好过后,对于其他题型帮助也会特别大。英语刷题到最后我是能够看见一些特征单词就回忆起整篇文章的大致脉络,然后才没有继续刷真题的。

还有,千万不要因为四六级分数不佳就觉得考研英语一定考不好,我四级考了四次也才450,六级现在还没过,考研英语不也有80+吗。所以千万不能放弃!

7月前 背完单词

7-12月 真题!!

重要性

阅读>写作>翻译>七选五>完型

单词>>语法(我也没学过语法)

专业课(计算机基础408)

针对想要跨考计算机的同学,专业课一定要格外重视,毕竟这么多门科目没学过呢。

首先,作为前期准备,你需要学会一门语言,C或者C++均可,这个最好在3-4月就完成。

接下来便开始各门专业课的复习,408一共有四门专业课,建议学习进度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考研计算机专业课的书籍建议选择某辅导机构的教材,因为针对的考点比较详细(教材的话有时间就看,如果开始的早就可以从教材入门,但是最后归结于408知识点)。在9月前,一定要完成第一轮的专业课学习,无论是自学还是跟着视频。

如果第一轮自学过后发现很多知识点遗忘了,千万不要怕,9月份过后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将书再看2-3遍了。

从11月开始,就可以做408的真题了,408真题从09年开始,一共13套真题,建议1-2天一套的进度完成。真题完成一遍过后,可以再次进行二刷三刷,同时针对错题或者遗忘的知识点,对照某辅导机构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巩固。

408的模拟题可以看一下北邮的803真题,某辅导机构模拟题以及抓码团队在11月中下旬举办的408模拟考。

每日时间安排(仅供参考)

7:30-8:30 背单词

8:30-12:00 数学

12:00-13:50 午饭+午休

14:00-17:00 英语

17:00-18:00 晚饭

18:00-19:00 政治

19:00-22:00 专业课

最后,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啊!考研很辛苦,但是千万不能放弃!

复试

当初试考完过后,我们可以选择短暂的放松,但是放松过后又将要投入紧张的复试复习之中,特别是针对跨考生。我这里的经验主要针对于跨考计算机的同学。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复试,涉及到的知识面极广,不像其他学科你可以将参考教材看完即可应对老师的提问。但是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对一个跨考生而言是无力在这么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学习完毕的。因此我们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学习。一定不要因为初试成绩好就松懈,也不要因为初试成绩不高就放弃!

机试

机试的准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因为最近两年疫情的缘故,很多学校都取消了机试或者机试不算分(如复旦),但仍旧有学校进行线上的机试(如华师、浙大)。因此在准备机试前需要对自己学校往年机试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

针对如果机试不占分的学校,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面试上,机试了解算法实现即可(能说出来就行)。

但是如果机试占分的学校,通常机试占比也会比较大,达到30-40%,这时候机试便直接决定着你的复试成绩。你可以选择看一些入门机试书籍对机试题目有简单的了解。当然,抓码计算机考研团队也在寒假期间开设了考研机试课程,课程的讲解也是非常不错的。在对你学校的机试有了解过后,并且开始看课程的时候,便可以开始刷题了,只有自己动手编程,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够发现对于不同题目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练习。

数学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复试而言,数学也是面试最常提问的领域,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复试前一定要将这几门课再重新温习一下,以免老师提问你一脸懵。注意,复试提问的数学更加偏重于概念性知识,比如线性代数经常会提问的问题:行列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矩阵的秩和特征值怎么求?有什么意义?如何分解矩阵?矩阵的变换。概率论的大数定律也是一个常考的数学问题。

专业基础

这里的专业基础主要包括408考察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另外的包括C/C++的一些基本特性、数据库等。但与初试要求我们做题不同,复试问题的考察主要在于概念性的理解,比如数据结构最常问的就是排序算法,包括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具体操作、适用情况(比如快排在基本有序时表现很差)等。再比如C++的一些基本特性封装、继承、多态等总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项目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复试而言,即便是跨考生,项目也是重中之重。因为相对于专业课和数学(容易被问到不会的),项目更加方便准备。复试前的一两个月足够我们在b站、GitHub等平台学习一些小且经典的项目,针对这些,我们可以自己模仿实现并对其中的原理进行了解,注意,一定要对项目的细节都有所了解。准备好项目过后,在复试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以将老师的提问方向引导到自己已经准备好的项目上,打有准备的仗。

准备项目的优势不仅在于你可以将老师的提问点引导到项目上,更可以在复试中给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试想,哪个老师不喜欢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呢?

前沿知识

针对前沿知识或者说深入知识的了解是能够成为复试的加分项的,尤其是你要对自己想要报考方向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一个自我学习能力的证明。有的时候,你的一个闪光点便足以让面试老师给你复试高分了!

相信针对复试的准备到这里就差不多了,这些方面都准备到了,通过复试甚至是高分通过应该也就问题不大了。

祝各位都取得好的成绩,一战成硕!

复旦大学工研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官网)

类似文章